当前目录
- 2023年 第25卷 第5期
- 出刊日期:2023--
1999年10月,经国家科技部、新闻出版署批准,《电力需求侧管理》期刊正式创刊(ISSN 1009-1831),双月刊。该刊是我国首家也是唯一的电力需求侧管理方面的指导(综合类)专业科技核心期刊,由英大传媒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主管。 《电力需求侧管理》注重强化品牌意识,遵循自身的期刊定位和专业定位,紧密联系当前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重点,宣传国家政策、法律法规、标准、方法和经验,探讨和分析我国实施终端能效、负荷管理、需求响应、电能替代等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机制,交流学术思想和时间经验,展示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推广应用,介绍国外电力需求侧管理发展情况和成功经验。
详细信息- 考虑电能替代负荷的配电网承载力评估方法
- 张铭泽,华晟辉,李轶立,纪 元,夏敏浩,邢 昕,王 健,刘皓明
- 2023.25(5):01-08[摘要](185)[PDF](113)
- 蓄热式电采暖可调节潜力分析
- 屈 博,卜凡鹏,李德智,方明慧
- 2023.25(5):09-13[摘要](108)[PDF](97)
- 基于纯电动船舶应用实践的综合效益分析与推广
- 肖宇华,朱津仪,齐 路,孙梦茹
- 2023.25(5):14-18[摘要](95)[PDF](64)
- 分时电价下电动汽车参与虚拟电厂的经济优化调度方法
- 王世谦,贾一博,白宏坤,王圆圆,华远鹏,卜飞飞,杨 平
- 2023.25(5):19-26[摘要](122)[PDF](92)
- 基于柔性电热负荷需求响应的热电联供微电网双层优化
- 钱和平,娄杨剑
- 2023.25(5):27-33[摘要](113)[PDF](72)
- 我国乡村电气化发展现状与工作建议
- 胡永朋,陈俊章,高玉明,尹明立,王建宾,黄泽涛,苏 娟
- 2023.25(5):34-40[摘要](102)[PDF](70)
- 中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及结构调整相关性分析
- 沈秋英,张文韬
- 2023.25(5):41-46[摘要](104)[PDF](83)
- 考虑消纳责任权重和共享储能介入的多微网非对称纳什谈判
- 顾 杰,黄陈蓉,张建德,施炎峰,裴星懿
- 2023.25(5):47-52[摘要](99)[PDF](66)
- 基于正则自编码器及Optuna寻优的异常用电数据清洗研究
- 陈 慧,陈 适,郭银婷,连淑婷,王 康,韦先灿
- 2023.25(5):53-58[摘要](71)[PDF](51)
- 基于时间序列与耦合分析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多能潮流计算方法
- 方 鑫,袁晓冬,杨景刚,孙天奎
- 2023.25(5):59-64[摘要](91)[PDF](56)
- 考虑源荷不确定性的配电网风光储综合规划
- 王 丹,杨俊涛,曾 燕,卢俊洋,洪 鑫,李妍擘
- 2023.25(5):65-72[摘要](102)[PDF](63)
- 考虑用户舒适度和经济性的负荷聚合商调度决策分析
- 张 思,金利祥,杨晓雷,韩中杰
- 2023.25(5):73-79[摘要](81)[PDF](62)
- 基于物元可拓模型的电力需求响应经济效益评价
- 杨世海,李 波,杨 斌
- 2023.25(5):80-85[摘要](81)[PDF](66)
- 夏热冬冷地区近零能耗办公建筑能耗特征及降耗路径分析
- 郑晓云,冯 毅,陈超俊,郑 坚,项幼幼,张天翔,张彬彬
- 2023.25(5):86-90[摘要](85)[PDF](68)
- 计及动态响应可靠性的电力负荷调度优化
- 钱伟强,赵文会
- 2023.25(5):91-97[摘要](96)[PDF](66)
- 基于行业发展趋势的回归模型在电费回收风险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 黄华胜,闫富荣,赵 璐,程少华,彭新宇,张 文,陈 雁,欧阳红
- 2023.25(5):98-103[摘要](104)[PDF](64)
- 基于电力大数据分析的接电成本预测模型
- 王 红,孙志翔
- 2023.25(5):104-109[摘要](101)[PDF](68)
- 工业用户电能质量需求识别与服务策略研究
- 张一帆,潘大志,杨 洋,梁 帅,郭 杉
- 2023.25(5):110-116[摘要](90)[PDF](73)
电气化转型发展技术与市场机制专辑
研究与探讨
能效与负荷管理
电力营销与客户服务
- 考虑电能替代负荷的配电网承载力评估方法
- 张铭泽,华晟辉,李轶立,纪 元,夏敏浩,邢 昕,王 健,刘皓明
- 随着我国电能替代工作的加速推进,多元电能替代负荷的大量接入对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极大的考验,评估负荷承载力对配电网规划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分析了目前电能替代的主要负荷类型,并建立其运行模型;其次以配电网容纳负荷数量最大为目标函数,考虑源-网-荷-储侧灵活性资源运行约束与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约束,建立了配电网负荷承载力优化模型,通过二阶锥松弛方法将其转化为二阶锥规划模型;最后通过对某实际电网的141节点算例的仿真,实现了对配电网负荷承载力的量
- 2023  .  25(5):    01-08
    [摘要](185     [PDF](113) - 蓄热式电采暖可调节潜力分析
- 屈 博,卜凡鹏,李德智,方明慧
- 蓄热式电采暖作为一种电能替代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会给配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影响,随着人们对分布式能源的重视和电采暖相关技术的发展,电采暖的研究愈发重要。为了充分挖掘蓄热式电采暖在配电网中的可调节潜力,从蓄热式电采暖单体和集群两个层面进行分析。首先提出可调节潜力量化指标,包括容量、充放电功率、储能状态、上调容量和下调容量;接着分析蓄热式电采暖单体可调节潜力指标的数学模型;然后利用模糊聚类算法基于用户的用能特性,对电采暖用户进行聚类,分析蓄热式电采暖集群的上调容量和下调容量;最后通过具体算例对数学模型进行验证。
- 2023  .  25(5):    09-13
    [摘要](108     [PDF](97) - 基于纯电动船舶应用实践的综合效益分析与推广
- 肖宇华,朱津仪,齐 路,孙梦茹
- 电动船舶是船舶行业发展最有前景的技术方向之一,是实现水上交通领域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聚焦近年来电动船舶推广现状,以江苏电动船舶的应用实践为例,通过试验数据分析了电动船舶的建设成本高、运营成本低、环境减排效益显著等特点。基于主要特征进一步研究了电动船舶推广机制,阐述了江苏实践的相关举措与成效,通过建设电动船舶配套充换电设施、降低电动船舶使用成本等方法,为现阶段电动船舶的规模化推广提供参考。
- 2023  .  25(5):    14-18
    [摘要](95     [PDF](64) - 分时电价下电动汽车参与虚拟电厂的经济优化调度方法
- 王世谦,贾一博,白宏坤,王圆圆,华远鹏,卜飞飞,杨 平
- 随着物联网以及智慧电网的迅速发展,供需平衡中需求侧资源的作用逐渐增大。然而,大量无序应用需求响应技术会对配电网的运行可靠性产生影响。针对此类问题,提出了电动汽车基线负荷预测与负荷削减、负荷转移两种激励型需求响应策略相结合的虚拟电厂经济优化调度方法。首先,根据历史数据采用三次指数平滑法完成风/光电站出力及电动汽车基线负荷的数据预测,观测电力用户的可调能力;然后,基于分时电价机制以虚拟电厂经济最优为目标,增加功率平衡、风/光新能源预测出力和储能系统运行成本等系统约束条件,建立虚拟电厂经济最优调度模型;最后,以河南郑州某地5个电动汽车充电站和风光电站等实际数据验证所提出方法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 2023  .  25(5):    19-26
    [摘要](122     [PDF](92) - 基于柔性电热负荷需求响应的热电联供微电网双层优化
- 钱和平,娄杨剑
- 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背景下,为协调上层综合能源系统与下层电热负荷需求之间的利益关系。首先,提出一种动态定价机制,深入探索上下层潜在交互能力,系统上层给出各类能源价格,价格传递给下层后,由下层优化各机组出力,实现多利益主体互利共赢。其次,通过考虑柔性电负荷和柔性热负荷灵的综合需求响应能力,实现可再生能源更好的消纳。最后,采用CPLEX 对双层模型迭代求解,验证所提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
- 2023  .  25(5):    27-33
    [摘要](113     [PDF](72) - 我国乡村电气化发展现状与工作建议
- 胡永朋,陈俊章,高玉明,尹明立,王建宾,黄泽涛,苏 娟
-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的加速发展,中国能源逐步推动绿色低碳转型,能源革命提上议程,以农村能源革命为引领的乡村电气化进入发展新阶段。分析了我国乡村电气化的发展现状,剖析了其在双碳目标、低碳清洁转型和乡村振兴战略等多元背景下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高比例新能源,在农村电网建设、工作推动机制、电力普遍服务、投资创新内驱力等方面提出了工作建议。
- 2023  .  25(5):    34-40
    [摘要](102     [PDF](70) - 中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及结构调整相关性分析
- 沈秋英,张文韬
- 随着经济发展和电气化程度加深,中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相关关系的量化测度日益重要。基于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构建了经济增长、电力消费和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变量,检验了全国和江苏省电力消费和经济特征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并通过脉冲响应函数揭示电力消费和经济增长在受到不同类别的冲击时的长短期变化趋势。全国和江苏的电力消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趋势之间均呈现了跨期均衡关系,全国经济增长对电力消费的脉冲效应短期大,长期则弱化,江苏经济增长对电力消费冲击则更具持续性,反映出江苏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电力生产消费之间的协调性。全国各区域的电力消费和生产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基础和程度,科学合理制定电力投资规划。
- 2023  .  25(5):    41-46
    [摘要](104     [PDF](83) 研究与探讨
- 考虑消纳责任权重和共享储能介入的多微网非对称纳什谈判
- 顾 杰,黄陈蓉,张建德,施炎峰,裴星懿
- 在“双碳”政策的影响下,清洁能源成为了国家提倡使用的能源类型,在可再生能源不断发展并投入使用的同时,其浪费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因此,储能技术应运而生。在共享储能和微网联盟之间,利益的分配问题是各方共同关注的,在考虑了国家推出的责任消纳的基础上,针对微网与储能电站的利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对称的纳什谈判模型。将此非线性问题转化成微网联盟效益最大化和利益分配分配两个子问题依次求解,采用交替乘子法(alternating directionmethod of multipliers,ADMM)对其进行分布式求解,并将提出的非对称纳什谈判与对称的纳什谈判进行比较。通过对合作谈判的前后对比分析,得出所提的考虑消纳责任权重和共享储能介入的非对称纳什谈判模型能在降低各主体的成本同时,还能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有效解决能源浪费问题。
- 2023  .  25(5):    47-52
    [摘要](99     [PDF](66) - 基于正则自编码器及Optuna寻优的异常用电数据清洗研究
- 陈 慧,陈 适,郭银婷,连淑婷,王 康,韦先灿
- 为有效解决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电量数据丢失问题,提出基于正则自编码器的缺失数据填补方法。首先,根据正则自编码器学习到的特征重构电量数据,实现缺失数据的修复。然后,通过对损失函数增加L21范数及正交约束实现正则化,提升模型的泛化能力,并采用Optuna实现超参数的自动寻优。最后,实际数据集的测试结果表明:与其他自编码器相比,正则自编码器能够较为准确地补齐缺失数据。
- 2023  .  25(5):    53-58
    [摘要](71     [PDF](51) - 基于时间序列与耦合分析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多能潮流计算方法
- 方 鑫,袁晓冬,杨景刚,孙天奎
- 由于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中存在电、热等难以耦合分析的多种能源潮流,提出基于时间序列与耦合分析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多能潮流计算方法。首先,利用时间序列分析该系统的调频特性,获取该系统的运行频率,并构建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稳态网络模型。然后,分别计算电力系统与热力系统潮流,并通过电热耦合分析,得到该系统多能潮流计算结果。最后经实验验证:该方法可以精确计算热力系统中不同管道的供热温度与回热温度,还能够计算得出电力系统运行时的电压、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实现较为全面的多能潮流计算。
- 2023  .  25(5):    59-64
    [摘要](91     [PDF](56) - 考虑源荷不确定性的配电网风光储综合规划
- 王 丹,杨俊涛,曾 燕,卢俊洋,洪 鑫,李妍擘
- 针对考虑分布式电源和负荷不确定性的配电网风光储综合规划问题,首先以概率模型表征分布式电源和负荷不确定性,并基于改进半不变量法求解概率潮流;然后考虑投资成本、碳成本、经济收益和电压改善等,以综合效益最大为目标,建立考虑无功补偿装置的风光储综合规划模型,并提出基于食肉植物算法(carnivorous plant algorithm,CPA)和协同进化算法(coevolutionary algorithm,CA)进行求解。该算法将待求解的多主体综合规划问题分解为分布式电源、储能和无功补偿装置3个子规划问题,并基于CPA对每个子问题进行求解,然后通过生态系统协调各种群进化,获取最优规划方案;最后在IEEE33节点和IEEE69节点算例中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求解算法的高效性、普适性。
- 2023  .  25(5):    65-72
    [摘要](102     [PDF](63) 能效与负荷管理
- 考虑用户舒适度和经济性的负荷聚合商调度决策分析
- 张 思,金利祥,杨晓雷,韩中杰
- 负荷聚合商调度决策过程中,忽略底层用户舒适度或依据主观偏好确定舒适度会造成用户不配合,导致调度结果不理想。引入模糊优化解决调度决策中经济性与舒适度之间的冲突,首先基于博弈理论建立权衡用户舒适度和经济成本调度的聚合商决策模型。其次,为了加快博弈模型的求解速度,对博弈模型进行线性化转换并制定了求解算法。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决策模型的有效性,同时对调度结果进行多角度的分析,验证了模糊优化边界条件,分析了舒适度阈值的影响以及储能的替代影响。
- 2023  .  25(5):    73-79
    [摘要](81     [PDF](62) - 基于物元可拓模型的电力需求响应经济效益评价
- 杨世海,李 波,杨 斌
- 以清洁能源集成消纳的不同利用途径为研究对象,以参与清洁能源集成消纳的电力用户、电网企业和发电企业为主体,构建考虑需求响应的多主体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物元可拓模型对经济效益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参与多能互补系统消纳的经济效益评价等级为优秀,参与微电网和虚拟电厂消纳的经济效益评价等级为良好,参与风光储消纳的经济效益评价等级为不合格。在考虑评价等级偏向程度基础上,进一步发现参与虚拟电厂发电消纳的经济效益的稍高于参与微电网发电消纳的经济效益。研究结论有助于优化不同清洁能源集成消纳利用途径,为建立基于经济效益评价结果的利用途径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
- 2023  .  25(5):    80-85
    [摘要](81     [PDF](66) - 夏热冬冷地区近零能耗办公建筑能耗特征及降耗路径分析
- 郑晓云,冯 毅,陈超俊,郑 坚,项幼幼,张天翔,张彬彬
- 为探究夏热冬冷地区近零能耗公共建筑能耗特征及降耗技术路线,选取温州某近零能耗办公建筑为研究对象,利用eQUEST建筑能耗模拟软件并根据GB∕T 51350—2019等相关规定,首先对项目基准建筑与设计建筑全年能耗进行仿真模拟,分析其能耗构成和能耗特点,然后对冬夏季能耗占比最大的外窗负荷进行研究;其次探讨了建筑全年用电构成及降耗技术路径;最后计算了建筑碳排放水平、本体节能率、综合节能率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率。通过以上途径,实现了项目近零能耗建筑的设计目标,判断了建筑碳排放水平。研究结果为建筑节能专业人员合理选择技术路线,进行近零能耗公共建筑的设计提供参考建议。
- 2023  .  25(5):    86-90
    [摘要](85     [PDF](68) - 计及动态响应可靠性的电力负荷调度优化
- 钱伟强,赵文会
- 当前,以卖方市场主导的需求响应方式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可实施性。首先,以电网侧的利益最优为目标进行电力负荷的调度优化,为降低用户行为随机性对调度可靠性的影响,分析了不同类型电力负荷的响应可靠性性模型;其次,为提升用户的响应积极性,分析了不同用户的动态响应可靠性评估模型;最后构建了调度容量可靠性最高和电网侧调度运行成本最低的调度模型,以用户的最低出清利益为约束,在提升用户响应积极性的基础上,得到电网利益最优的需求侧资源调度运行方式。算例分析验证了调度优化模型的有效性。
- 2023  .  25(5):    91-97
    [摘要](96     [PDF](66) 电力营销与客户服务
- 基于行业发展趋势的回归模型在电费回收风险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 黄华胜,闫富荣,赵 璐,程少华,彭新宇,张 文,陈 雁,欧阳红
- 近年来,受电力体制改革、经济转型升级、环保力度加大、极端天气频发以及新冠疫情等影响,一些用电客户面临产量下降、销售困难等问题,进一步增加了电费回收的难度。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行业发展趋势的回归模型,对电费回收风险进行预测。首先利用季节调整算法提取行业历史售电量发展的趋势项,然后对影响售电量趋势的因素进行综合、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行业发展趋势预测模型对行业发展态势进行感知,利用感知结果,结合用户缴费行为以及容量变化等数据,通过分类回归算法构建电费回收风险预警模型,客观量化用户电费回收的风险概率,识别存在电费回收风险的用户。最后通过实例验证,所提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 2023  .  25(5):    98-103
    [摘要](104     [PDF](64) - 基于电力大数据分析的接电成本预测模型
- 王 红,孙志翔
- 为提升电网的运营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提高预算及成本控制的精准度,同时帮助用户制定合理的供电方案、用电策略,推进用电服务及电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构建基于电力大数据分析的接电成本预测模型。首先,分析电力大数据中的数据类型,并采用基于MapReduce并行化处理的聚类挖掘算法,从电力系统中挖掘与接电成本相关的电力大数据,获取聚类结果。其次,通过时间序列分析法构建接电总成本预测模型,并通过多元回归方法构建接电成本影响因素预测模型,经模型预测后,获取最佳接电成本预测结果。最后,经实验验证:该模型可精准预测企业用户接入时产生的接电成本,还能够有效预测不同设备价格、不同电压等级下的接电成本变化。
- 2023  .  25(5):    104-109
    [摘要](101     [PDF](68) - 工业用户电能质量需求识别与服务策略研究
- 张一帆,潘大志,杨 洋,梁 帅,郭 杉
- 充分挖掘用户数据价值识别用户电能质量需求,推进差异化增值服务对提升用户满意度和电网公司竞争力具有重要价值。首先,基于多维用户数据,引入用户画像理论,建立了多维度优质电力用户画像标签体系,以识别用户电能质量需求;其次,利用K-means聚类算法进行优质电力用户群体画像,实现用户群体划分,基于前景理论量化用户电能质量需求,并以此为依据开展差异化增值服务套餐设计。最后,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其合理性和有效性。
- 2023  .  25(5):    110-116
    [摘要](90     [PDF](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