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多能源系统之间的互动不断加深,传统能源系统正朝着以电能为中心的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模式发展。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的发展为用户侧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电力需求响应借助先进的信息采集、交互、处理等技术,通过价格信号或激励机制,引导用户主动改变用电方式,优化负荷曲线,从而改善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与电力系统中的需求响应相对应,在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中可以实现综合需求响应(integrated demand response, IDR)。IDR可通过调整终端用户对不同类型能源的需求得以实现,还可以在不同能源载体间的相互替代和转换中得以应用,从而最终改善整个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为展示多能互补系统中综合需求响应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推动该领域的深入研究并开拓实际应用,《电力需求侧管理》编辑部拟针对“多能互补系统的综合需求响应”开设专题,特邀请浙江大学文福拴教授、东南大学陈涛博士(曾任佛吉尼亚理工博后,现兼职芬兰电力研究中心研究员)作为特约主编组织该专题。
一、征稿范围(但不局限于此)
1. 多能互补系统中多元化能源需求特性分析
2. 多能互补系统中综合需求响应机制设计与建模
3. 综合需求响应广泛应用环境下多能互补系统的规划、运行与控制
4. 支撑需求侧综合资源互动交易服务的“区块链”技术
5. 可再生能源高比例渗透下多能互补系统的虚拟资源协同规划
6. 可再生能源高比例渗透下多能互补系统中“源网荷”互动机制与方法
7. 多能互补系统中综合需求响应多方参与主体间的博弈策略
8. 市场环境下需求侧分布式能源交易机制与方法
9. 需求侧综合能源辅助服务市场商业模式和机制
10.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综合需求响应中的应用
11. 考虑综合需求响应的多能互补系统增值服务模式
12. 综合需求响应对用户侧能源转型的促进作用分析
二、投稿要求
(1)要求论文语言流畅,逻辑关系明确。在不影响基本思想表述完整性的前提下,请尽量精炼语句、精简图表和公式、简化推导和证明过程,宜将篇幅控制在8000字以内。
(2)请写明题目的英译文、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以及作者单位的英译文,同时附5~8个中英文关键词和300~400字的中文摘要及约250个实词的英文摘要。摘要请采用第三人称写法,应是一篇独立的短文,包含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一般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
(3)在投稿的同时,请附言说明稿件涉及的科研项目概况、有关的背景资料和成果的主要创新点。若为基金资助项目或部省级重大科研攻关项目,请提供项目编号。
(4)来稿请用Word排版,格式尽量与《电力需求侧管理》版面要求一致(可在《电力需求侧管理》官网下载论文模板)。
三、重要日期
(1)为了及时刊登最新的研究成果,希望您在2020年10月31日之前返回约稿稿件。
(2)稿件刊登日期:2021年1月。
四、投稿方式
方式一:请登录《电力需求侧管理》期刊官网www.sgdsm.com进行投稿。
方式二:可将所投稿件发送至投稿邮箱:dsm@sgdsm.com进行投稿。
来稿请注明“多能互补系统的综合需求响应”专栏稿件,并和编辑部电话确认投稿成功。作为专栏约稿稿件,一经录用,会尽快发送录用通知。我刊免收审稿费和版面费,对于学术水平和影响力较高的优秀稿件,稿酬从优,以示感谢!真诚欢迎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踊跃投稿!
五、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电力需求侧管理》编辑部主任孙晶,电话:025-82228588,13913928164
浙江大学文福拴教授,邮箱:wenfs@hotmail.com
东南大学陈涛博士,邮箱:taoc@seu.edu.cn